12月22日上午,在冬日祥和宁静的阳光里,甘肃省社会学会2019年年会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隆重举行。来自省内13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学者、学生等近80名与会嘉宾齐聚兰州大学,围绕论坛主题“甘肃省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刘敏教授学术思想理论研讨会”,共同探讨在急剧变化的现代世界中,如何在刘敏教授的山村社会学的宝贵理论基础上,应对新挑战和新的变化。开幕式由甘肃社会学会会长、兰州大学档案馆馆长陈文江教授主持。
甘肃省社会学会会长、兰州大学档案馆馆长陈文江教授致辞
本次年会议题紧扣时代脉搏,共设立三个分议题,分别为“刘敏教授学术思想理论研讨”;“城乡社会治理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本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41篇,在投稿论文之外有发言论文6篇,合计47篇论文。其中教师组共有18篇,学生组29篇。
焦若水教授发表了题目为《山村社会–中国西部–低代价开发——对刘敏老师学术思想的现实关怀与理论思考》的演讲,通过梳理刘老师思想,对刘老师的学术贡献进行了介绍。
焦若水教授发言
岳天明教授表达了对刘敏老师的尊敬以及能成为刘敏老师学生的荣幸,回忆了刘敏老师对自己的点滴指导。
岳天明教授发言
刘敏教授与岳天明教授的师生通信
张文政教授从“作为农村社会学经典的《山村社会》再认识”的角度,指出《山村社会》著作在选题、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等方面的精妙之处,并从对社会学者、研究中、做学术三个方面指出了该书对研究者的启示。
张文政教授发言
李怀教授发表了题为《从山村社会到现代城乡社会的动力机制转型——一个二元动力聚合转换理论视角的观察》的发言。对刘敏教授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现代乡村变化剧烈,从山村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动力机制发生了转型,理论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他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一系列新命题新思考。
李怀教授发言
任文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社会学研究中的情感、历史与空间维度:刘敏老师学术思想拾贝》,从情感、历史与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刘敏教授的学术研究。
任文启教授发言
马东平研究员回忆了刘敏先生对其指导,并向刘敏老师献花表示敬意。
马东平研究员发言
刘敏教授接过学生献花
最后刘敏教授感谢了大家对自己的信任,表达对甘肃省社会学会、发言者以及在场师生的感谢,并对甘肃省社会学会的未来及甘肃省社会学的发展提出期望。
刘敏教授发言
会议的第二个议题:“城乡社会治理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会议的第三个议题:“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共有14位师生作了主题发言。
尹广文副教授发言《国家、市场与社会:新中国70年乡村社会变革中的秩序形塑——基于一个西部乡镇的实地考察》
杨巧燕老师:破解环境问题的社会治理路径选择
张玉斌研究员: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吴绍珍老师: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马元平老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量化评价
党小曼同学: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赵小文:精准扶贫视域下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教育脱贫研究
牛芳副教授: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教养方式调查研究
陈东副教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谢冰雪副教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动力再探究
栗学钟老师:发展性社会工作助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崔雨竹:社工视角下“互联网+社区养老”的创新探索
郝建霞:基于“互联网+”的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探索
最后,刘敏教授、赵利生教授为本次年会优秀论文颁奖,并勉励青年教师和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甘肃社会学界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陈文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总结了甘肃社会学会2019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指出学会下一步发展的措施,并呼吁全体社会学学术同仁共同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学术平台。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全体嘉宾在逸夫科学馆合影留念。
刘敏教授为获奖学生崔雨竹颁奖
教师组获奖者合影留念
学生组获奖者合影留念
全体嘉宾合影
地址: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齐云楼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3710 传 真:0931-8913710 电子邮箱:zhexx@lzu.edu.cn